2014年節能宣傳周系列活動總結 發布時間:2014-06-28 發布人員:宣培部
活動一 中國節能協會參與濟南市節能展覽館開館儀式
2014年6月8日上午,山東省節能減排減排科學展覽館,濟南市節能展覽館隆重開館。中國節能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秦平、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趙家榮、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戴彥德、中國節能協會秘書長房慶、中國節能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宋忠奎等有關部門領導出席本次活動。
“山東省節能減排科學展覽館”是在中國節能協會、山東省經信委、山東省節能辦、濟南市人民政府山東省節能監察總隊共同支持下,由魯電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山東節能減排科學展覽館有限公司出資建設的國內首家市場化運作的“節能減排展覽館”,是全國首家由企業建設的節能減排展覽館。
自從籌建開始,展覽館即得到政府部門和國內節能領域專家學者的贊賞與支持。展覽館共三層,總建筑面積11000平方米,展示內容涵蓋了節能減排的各個領域,包括電力、化工、交通、建筑、新能源等180項節能技術及產品,分為政策宣傳區、工業窯爐節能區、建筑節能區、節能超市區、交通節能區等主題展區。目前被歸納為6大平臺:政府節能宣傳平臺,青少年科普平臺,用能企業節能培訓平臺,網上三維展示及交易平臺,節能產品、技術交易平臺,節能技術推廣、項目合作平臺。最終匯聚成——節能減排公眾服務平臺。通過這6大平臺,達到把節能產品真正推向市場的目的,而承接的各種專業會務、學術交流,還能推動節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將產學研用結合為一體,讓展覽館變成一個綜合體。
中國節能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秦平對于展館的開館表示祝賀,對于節能減排的發展意義重大。指出節能一是靠技術,二是靠管理,三是靠節能產品的推廣應用。作為節能減排展覽館,一是要展示先進高效的節能技術和產品;二是要把展覽館變為節能技術和產品的采購基地;三是靠市場經營取得效益,才能可持續發展;四是要將展覽館打造世界節能技術和產品聚集地,同時也要把山東節能展覽館打造成國際交流基地。故中國節能協會也授予了該展館“中國節能減排展示示范基地,希望能為中國科學發展、創新、節能減排事業作出貢獻。
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趙家榮提出山東節能展覽館對于落實國家基本國策,倡導節能低碳的生產方式、消費模式和生活習慣模式,提供了教育陣地和宣傳窗口。建議要把基地作為永久性的科普教育平臺,要完善國策性和科普性知識,采取互動體驗式讓來館參觀的人深入觀念,同時擴展內容,增加循環經濟比重,得到政府支持,從設計和運營理念上,采取先進的商業運營模式,和旅游機構結合,增加主題培訓體系建設,穩步運營,通過優質服務,長期運營,使展覽館可持續性更長。
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房慶對于第一家民營企業自己辦展示館表示祝賀,希望依靠政府支持,充實展館內容,做好高端形象策劃,以科普為主,選撥優秀產品入會,推選特色節能技術產品,形成大型交易采購基地,聚集人氣,把科普性和功能性結合起來,使展覽館價值體現最大化。
最后,濟南市市長楊魯豫做了總結,指出企業展覽館是創新,還需不斷提升,新的節能宣傳平臺要發揮“三增”“三推”作用,增強節能意識,增長節能知識,增加節能共識。推廣節能技術,推廣節能產品,推廣節能創新,政府會給予一定程度的支持,同時更重要的是企業是主體,依靠社會力量,搞活經營,探索創新,把展覽館作為節能產品交易中心,節能產品推廣中心,節能服務創新中心,做到永遠開放展館,永不落寞的展會。
活動二 中國節能協會授予成都東旭節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綠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稱號
2014年6月11日,中國節能協會在四川成都舉行授牌儀式,授予成都東旭節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綠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稱號,同期還舉辦了“東旭之光照亮大涼山學校照明捐贈”儀式。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房慶、中國節能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宋忠奎、中國照明學會常務副秘書長高飛、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赤、四川省節能協會會長劉玉梅、郫縣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誼、郫縣人民政府縣長助理李玉甫、成都現代工業港管委會主任閔曉春、成都東旭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英等領導參加了本次活動。
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房慶為成都東旭節能科技有限公司頒發了“中國綠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牌匾及證書,并致辭。他指出,成都東旭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號召,通過前期的策劃、設計、建設,將光體驗中心建設成為“中國綠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該基地集科普、宣傳、教育、技術創新為一體,較好的發揮了示范基地的宣傳和推廣作用,為推動綠色照明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成都東旭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英發言中表示,將在“中國綠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這一平臺上,推動產業升級,加快產業整合,推動中國的綠色照明事業的長足發展。
郫縣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誼表示,希望群眾借助這一平臺的力量直觀了解綠色照明,學會使用綠色照明,樹立綠色照明意識,進而提高整個社會的節能意識。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綠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作用,向社會宣傳和普及節能知識,成都東旭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將對四川省涼山州寧南縣的十一所鄉鎮學校進行燈具改造,改善學校的用燈環境。
據悉,“中國綠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是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項目的子項目之一。其目標是組建一批“中國綠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用以提高社會使用節能燈的意識,促進高效照明產業的健康發展。
活動三 倡導節能環保增強資源憂患意識 大型徒步行公益活動在天津舉行
2014年6月14日上午,由中國節能協會和天津市節能協會共同主辦的“攜手節能低碳,共建碧水藍天”大型徒步行公益活動在天津水上公園隆重舉行。本次活動是2014年全國節能宣傳周系列活動之一,旨在通過鼓勵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或步行上下班等方式,開展綠色低碳出行活動,讓綠色清新的徒步行走融入人們的生活,增強公眾的節約意識,引導市民進一步把節能理念轉化為全民行動。天津市經信委副主任王景梁,中國節能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宋忠奎、天津市中小企業局副局長王云齊、天津市節能協會秘書長郎萬發、天津華彩集團董事長李樹華,及天津市新疆商會等相關領導出席,大約150名市民參加了本次活動。
徒步行活動起點為水上公園水晶廣場,環湖繞行一周,線路長約三公里。活動開始后,不少市民紛紛加入徒步行隊伍,其中不乏六七十歲的老人和六七歲的兒童。一位參加活動的老人說,他非常支持這種倡導低碳環保的活動,不僅自己可以鍛煉身體,還能向周圍的人宣傳環保理念,讓更多人參與到低碳環保的實際行動中來,通過大家的努力共同改善日益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
工作人員向每一位參加活動的市民發放節能環保宣傳冊《綠寶書》,內有100條節能環保行動——“小舉措,大環保”,如以爬樓梯代替坐電梯、兩人分用一張餐巾紙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讓人們體會到環保切實可行,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同時,為鼓勵市民對本次活動的支持及提高參與的積極性,參與環湖徒步行的市民在途中會得到志愿者加蓋的印章,集齊三枚印章便會在環湖終點區領到一張抽獎編號,憑此券可參加抽獎活動。
歷時40分鐘,參與環湖徒步行的百名市民回到始發地,經過公平公正的現場抽獎,各個獎項在廣大市民的見證下榮耀誕生。此次大型公益徒步行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為2014全國節能宣傳周和全國低碳日活動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活動四 “民政情系節能環保、愛心點亮千家萬戶”項目吉林站啟動
2014年6月28日,由中國節能協會發起的“民政情系節能環保、愛心點亮千家萬戶”項目啟動儀式在吉林省公主嶺市新世紀廣場隆重舉行。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李居昌、房慶、常務副秘書長宋忠奎,吉林省發改委總經濟師王立剛、公主嶺市市委常委副市長劉明、孫策,TCP強凌集團及相關部門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
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房慶說,在吉林省公主嶺市啟動的“民政情系節能環保,愛心點亮千家萬戶”項目,是中國節能協會借助民政部示范項目資金與高效照明生產企業通過減免或低價向居民收取價款的形式直接讓利于居民的關愛民生的公益項目,該項目將在吉林省公主嶺市、舒蘭市、九臺市、農安縣、梨樹縣共推廣節能燈10萬只,免費捐贈12500只,其中向公主嶺市捐贈節能燈3000只。
公主嶺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明說,公主嶺市作為全省擴權強縣改革試點,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號召,堅決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
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李居昌上臺向受贈區域捐贈,公主嶺市常務副市長劉明代表吉林省各受贈區域接受該項目的贈燈牌。隨后,劉明副市長向中國節能協會和TCP強凌集團回贈感謝牌。
啟動儀式結束后,與會領導慰問公主嶺市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并向福利中心贈燈300只,推廣單位人員分別為福利中心會議室和老人起居室現場安裝了節能燈。
為 使該項目真正惠及千家萬戶,便于廣大市民選購,應中國節能協會的要求,TCP強凌集團特別制作了“低碳照明,強凌先行”的橫幅,在新世紀廣場低價銷售節能燈,現場市民踴躍參與。
據TCP強凌集團介紹,如果每個家庭以11瓦螺旋形節能燈更換5只60瓦白熾燈,按每天使用4小時計算,一年可節約1430億度電,相當于三峽水電站近兩年的發電量;一年可減少因發電產生的2.1億噸二氧化碳,相當于300萬輛汽車所排放的尾氣。
“民政情系節能環保、愛心點亮千家萬戶”活動不僅把節能的理念傳遞給公主嶺的廣大群眾,也為公主嶺市人民帶來了更舒適的照明環境。
活動五 第三屆亞洲空氣源熱泵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南京舉行
2014年6月19 -20日,由中國節能協會和國際銅業協會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亞洲空氣源熱泵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南京順利舉行。中國熱泵產業聯盟理事長房慶、中國熱泵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忠奎、國際銅業協會項目經理申雋、中國熱泵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陳能、北京建筑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秘書長金繼宗、上海交通大學陳江平教授、暖通專業總工張建忠、英國建筑服務研究與信息協會亞太區總經理于志慧等資深專家學者,以及熱泵行業的生產廠商代表、經銷商參加了此次會議。中國熱泵產業聯盟理事長房慶為大會致辭。
中國熱泵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忠奎在發言指出了,未來空氣源熱泵行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詳細解讀了國務院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指出了發展綠色建筑是未來的必然趨勢,而強制性節能標準的出臺,將推動空氣源熱泵進一步發展。同時他提出,熱泵行業自身也要過硬。
空氣能作為一種清潔環保的新能源備受關注,那么空氣源熱泵的市場前景究竟如何?國際銅業協會經理王亞東通過對實際案例,分析我國當前建筑的能耗狀況,提出空氣源熱泵每年約70萬臺市場規模和夏熱冬冷地區城鎮住宅每年新增10%的市場保守估計。
熱泵市場前景廣闊,為使參會者深入了解熱泵技術的應用狀況,北京建筑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秘書長金繼宗結合實例從技術的角度分析了熱泵行業的發展狀況。他結合北京順義石家營新農村采用“太陽能+地暖+空氣能熱泵”的改造項目和房山區某幼兒園采用太陽能空氣源熱泵復合熱源采暖+生活熱水項目的實例,指出了熱泵技術在北方地區應用中涉及融霜控制、噪音等方面的技術要求。
那么在建筑改造中,選用采暖技術時,建筑工程商有怎樣的要求,綠地集團基建總監徐燕詳細介紹了,綠地集團在高層CBD建筑所采取的供暖方式,并指出了目前商業CBD不敢大規模應用空氣源熱泵的主要原因:低溫限制(低于零下20℃就不能正常運行)、噪音太大(大型賓館客人投訴反應)、綜合成本較高等問題。
近年熱泵行業得到了較快發展,行業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安費諾總經理馮赳介紹了利用云端處理,實現手機遠程控制、實時獲取地暖狀態的空氣源熱泵傳感器監控系統。但是,熱泵在應用中還有很多技術瓶頸要突破,因此在提高自身研發水平的同時,要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本次論壇特別邀請了英國建筑服務研究與信息協會的亞太區總經理于志慧介紹了國外建筑行業新能源利用方面的現狀及先進經驗。
經過兩天的交流討論,與會者從不同角度交流了熱泵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技術現狀,以及熱泵行業的發展前景,指出要突破的技術壁壘和共同努力的方向,為熱泵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增加了信心,也提出了突破方向。
活動六 第一期“中德節能技術與能源管理培訓”在京開班
2014年6月23-24日,由中國節能協會與德國能源署聯合組織的第一期“中德節能技術與能源管理培訓”在威樂(北京)水泵系統有限公司開班。中國節能協會副秘書長宋忠奎、威樂(北京)水泵系統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韓慶東女士出席開班儀式并致辭。
本期培訓的主要內容是能源形勢與能源政策、節能與能源管理概論、重點節能領域技術詳解、企業綜合節能示范案例介紹與參觀考察。邀請了中國節能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宋忠奎、德國能源署中方代表陶光遠、威樂(北京)水泵系統有限公司應用工程師潘寧、威樂學院講師許克誠、歐文托普(中國)暖通空調系統技術有限公司產品經理茍濱、深圳市奧宇控制系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暉等專家授課。
培訓班上,宋忠奎副秘書長全面分析了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狀況,指出了能源消費產生的環境,及其能源稟賦不足造成的安全和總量限制等問題對我國工業發展造成的約束,并提出了破解能源約束的諸多方法。同時,對我國出臺的節能方面的政策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并對涉及合同能源管理的政策進行了重點解讀。
陶光遠老師從節能基礎理論出發,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建筑、工業、交通等領域涉及的電力驅動設備節能、壓縮空氣節能、熱力節能、原材節約、照明節能、IT節能、熱電聯供節能、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質能利用等方法。使學員對相關節能技術及企業節能管理有了全面和系統的了解。
本期培訓還在水泵節能、空調節能及能源管控系統等領域聘請專家進行詳細的講解。威樂學院講師許克誠分析了影響水泵能耗的因素,指出了水泵節能的關鍵環節和易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實現水泵節能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供熱專家茍濱從案例出發,詳解了空調系統節能改造中水力平衡的利用和處理方法。能源管控專家李暉講解了能源管控系統的應用,并分析了節能效果和經濟效益。
為使學員更好的吸收授課內容,“中德節能技術與能源管理培訓”以獲得美國LEED認證金獎的威樂(北京)水泵系統有限公司樓宇為例,由潘寧工程師全面的介紹了節能建筑和工廠節能采取的具體措施,并組織學員參觀了威樂(北京)水泵系統有限公司辦公樓和工廠,講解了節能技術的應用狀況。
“中德節能技術與能源管理培訓”擺脫了傳統的純理論教學的模式,采用理論、案例分析和現場考察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從理論教學走向實踐教學,得到了與會學員的一致肯定。來自全國20多個單位的40多名學員參與了本期的培訓、學習和交流。
活動七 北京百所高校校長論壇暨節能減排第二次校長專題培訓會召開
6月24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和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北京師范大學共同舉辦節約型學校建設——北京百所高校校長論壇暨節能減排第二次校長專題培訓會,貫徹落實國家、北京市節能減排和節約型學校建設有關精神,部署全市節約型學校建設有關工作,交流節能減排、低碳環保好的經驗和作法,進一步推進北京市節約型學校建設。
參加會議的領導有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司長李兆宇,教育部發展規劃司高校后勤改革處處長朱寶銅,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房慶,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鄭登文,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處處長張玉梅,北京師范大學校長董奇,北京師范大學書記劉川生,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學校后勤處處長劉占軍,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馬波等同志。來自中國教育后勤協會能源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學校節能減排工作委員會、北京高校后勤研究會節能專業委員會的負責同志以及來自各高校的校領導和主管負責同志約160人參會。北京市教委學校后勤處處長劉占軍主持了會議。
北京師范大學書記劉川生致詞,市發展和改革委資環處處長張玉梅介紹了北京市在大氣治理、炭交易等節能減排方面相關政策。
隨后,市教委副主任鄭登文講話,對全市教育系統節能減排工作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希望有關高校廣大領導干部、師生員工能夠充分認識節能減排工作的重大意義,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節能減排的良好氛圍,從自身做起,爭做節能減排工作的模范標兵;二是要充分發揮首都高校科技創新的優勢,加大資金投入的力度,不斷開發新的技術,研制新產品,摸索新辦法,總結新經驗,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為全社會的節能減排工作提供強大的智力和技術支撐,使高校成為節能減排工作的先進典型;三是進一步加強對節能減排工作的領導,加強對節能減排工作的綜合監控管理,積極落實北京市節約型高校的指導意見和北京市教育系統“十二五節能減排行動”行動計劃的各項任務要求,建設能源綜合監測管理平臺,加強對基層單位熱能指標的監控,定期進行評比,使節能減排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學化、經常化,不斷提高首都高校節能減排工作管理的水平。
最后,圍繞推動節約型學校建設這一主題,北京科技大學副校長王維才、北京交通大學校長助理鄭廣天、北京師范大學后勤管理處處長張強、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張愛林分別就本校節能減排節約型學校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績做經驗交流,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躍思作了關于大氣PM2.5與霾污染專題報告。